打造一流学科,破解“有山无峰”
4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旨在凝心聚力,做强高等教育的‘山东板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表示。
邓云锋介绍,山东省目前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5所,位居全国第三,全日制在校生210.7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35%,跻身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阵营。但是,高校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还处于国内中游,比如我省仅有三所部属高校6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省属高校无一入选,高水平大学和标志性学科数量少,“这是我省高等教育切肤之痛”。
打造一流学科是打破我省高等教育“有山无峰”的关键之举。2016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我省“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分两批立项建设了46个学科,两年多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3月,山东高校进入ESI学科前1%学科数净增22个,达到了65个,其中省属高校净增21个,达到36个。2017、2018两年,我省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占全省获奖70.6%;获得省科技奖励136项,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高校获奖50项,占比82%,充分发挥了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的主力军作用。2018年,我省高校引进国家级人才73人,其中海外背景人才3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462人。
从2018年5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教育厅成立专门工作组,先后深入40余所高校实地调研,召开了10余次各种类型的专题座谈会,对《意见》进行广泛论证,对收集到的200余条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地吸收借鉴。
为进一步增强我省高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意见》提出“深化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遴选4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强化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
落实这一要求,要分步实施。近期,山东将在前期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启动学科“筑峰计划”,直接对标国家一流学科立项标准和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按“培育国家一流学科”和“培育A类学科”两类项目组织实施,目标直指下一轮国家一流学科增列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争取新增3-5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20个左右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达到A类等级,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峰学科和品牌学科。投入不足的状况将改善,省财政将对“培育国家一流学科”项目学科和“培育A类学科”项目学科加大经费支持。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丰富、多元,《意见》提出的实施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也是一个亮点。
《意见》明确提出,以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作为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在分类管理方面,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层级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将全省高校划分为不同类型,实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在分类评价方面,将分别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将作为今后政府对高校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加快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同时,启动本科专业导向性评价,引导高校做强优势专业,建好特色专业,淘汰落后专业。
《意见》还在推动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现代化强省建设等方面,推出系列新举措。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