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沛县,谱写教育新篇章
沛县县委、县政府始终以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沛县密集出台了促进教育发展的文件和举措,如《沛县“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沛县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的工作意见》等。近年来,沛县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县委吴书记说:“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振沛县教育雄风,让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2020年以来,沛县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实现新增长。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的精准分析和生源预警,科学调整学校布局,积极应对生育高峰,高质量盘活存量学校资源,打破校际壁垒、整合校舍资源、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容纳能力。2020年,全县教育共投入13.43亿元,启动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61所,沛县汉兴小学和沛县龙城小学等9所学校已经投入使用,新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5所,验收通过四星级高中1所。沛县汉源高级中学和沛县汉兴高级中学将于2021年7月竣工验收,力争秋季开学投入使用。三年内,沛县计划建设校舍87万平方米,新增学位5.5万个,逐步把生源高峰期带来的资源短板补足补齐。为满足个人就业需求,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应用人才,沛县积极推动职业学校优化布局,补齐县职业教育的学位缺口。加快推进沛县中等专业学校、沛县安保学校和江苏煤电技师学院的资源整合。精心设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建设职教园区,推动10家骨干企业设立“金蓝领”班,100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吸引更多职校毕业生留沛就业。
二是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把教学质量看作加强教育振兴的关键要素,从教育教学管理中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提高时效性,加快构建优势学科、优质学校和优秀师资的“三个硬核”。引导教师把更多精力用在课堂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水平上,向45分钟要效益,完善教学常规管理机制,探索智能巡课常态化制度,健全完善“校长推门听课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全程监督,整体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继续抓好“强基计划”、新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牢固树立“一年高考十二年抓”的教学理念,整体设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培养体系,贯通全学段培养,做到各学段无缝对接。进一步推广集团化办学,组建了12个教育联合体,开展好校际教师的集体备课、举办优质课比赛和公开课展示,加强了“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88所中小学省智慧校园和11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美扶智工程,加快启动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积极探索“一校一品”发展格局,打造“书香校园”等系列品牌。
三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领军名师、带头优师、青年良师的“三师提升工程”“优秀班主任培养工程”,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要求广大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把教学工作当成一门学问去做,按照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鼓励老师们提振精气神,树立比学赶超意识,潜心钻研教学,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突出教学质量和评价导向。加快推动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
四是构建了良好教育生态。沛县把依法治校看作是最大的民生,站在千家万户的立场,围绕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着力解决好群众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强、教育系统内外感受不一致的问题;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外辅导机构的核查工作,严禁在职教师校外补课、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加大学生交通安全和午餐安全的巡查改进工作,做好校园环境治理工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倡导社团组织加强协作意识,形成育人全链条,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踊跃开展捐资助学助教活动,让尊重知识、尊重老师蔚然成风。实施“阳光平台”招生和“公民同招”,清零违规招生现象。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教师组织好“线上教学”“停课不停学”,回应了学生和家长的切实需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县委吴书记表示,沛县教育既有的成绩凝聚了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未来的发展更需要教育人的创造和奉献。要求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拼搏实干,用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勇拼搏,扎实工作,共同谱写沛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沛县张庄中学 孟凡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