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正文

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临沂第一中学发展巡礼

来源:山东教育报 编辑:胡怀旭 时间:2019-08-26
导读:百年老校临沂一中,从1903年的沂州中学堂一路走来,从教育的视角在沂蒙大地上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如今,临沂一中人正踏着新时代的奋进脚步与时俱进,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行。,一首优美的沂蒙教育“复兴诗”——临沂第一中学发展巡礼

  百年老校临沂一中,从1903年的沂州中学堂一路走来,从教育的视角在沂蒙大地上讲述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故事”。作为临沂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学校116年的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波澜壮阔的图强历程;作为沂蒙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历经70年风雨,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不断壮大,见证了沂蒙教育的沧桑巨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她一路日新月异,生机勃勃。

  她,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甲午海战和八国联军侵华接踵而至。清政府在垂死中认识到科举教育的积弊,最终于1901年9月14日颁布兴学诏书,下令全国各地书院一律改为新式学堂。1903年,临沂一中的前身——沂州中学堂诞生在清末新政中,与当时全国仅有的769所近代新式学堂一道,开启了中国教育的新纪元。

  近代中国战争频仍,注定了沂州中学堂这簇沂蒙教育的星火,在燎原路上坎坷重重。上世纪30年代前,学校先后更名为山东省立十中学校、山东省立五中学校、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几经挫折,艰难前行。1928年,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的徐眉生担任了省立五中校长,并开始在校内发展共产党员。1931年,省立五中党支部正式成立。这成为临沂一中在110多年校史上“坚定跟党走”的光明起点。

  从此,本来风雨飘摇的省立五中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找到了光辉的方向,走向了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崭新的征程。在党的领导下,省立五中在上世纪30年代曾辉煌一时。那时的五中,教室里,书声琅琅;操场上,学生们生龙活虎;读书会、演讲会等学生组织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省立五中被誉为“鲁南苏北最高学府”。

  1934年,省立五中改名为山东省立临沂中学。1937年冬,中共党员、国文教师段雪生和进步教师刘惜愚带领部分师生历尽艰难去了延安,跟着党把现代教育的星火撒在了新中国的摇篮里;另一部分师生则在教务主任王振绪等人的带领下,在四川绵阳参与成立了“临时国立第六中学”,继续走在教育救国的求索之路上。1950年,临沂专署决定在临沂师范内设中学部,并于次年从临沂师范校园迁到考棚街原省立五中校址。至此,临沂一中的前辈们,跟着共产党求索了19年,正式把诞生于清末新政中的这簇教育星火变成了一把火炬,为后来学校伴着新中国的发展一路改革、创新、图强、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伴着新中国一道成长

  1952年,学校规模发展到了7个班360名学生,专职教师15名。1953年4月,临沂专署文教科向省教育厅呈递了建设新校的报告,新校址就是临沂一中校本部的现址。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基建条件不足,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建校劳动。1953年秋季,新校舍落成,中学部随即迁到了新校,取名为“山东省临沂中学”。学校当年即招收8个班,开启了沂蒙教育的新纪元。

  1956年,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且在当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60年,钟伯荣被任命为学校校长;1963年,赵明远任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此时的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开展,成绩突出,各项事业走在了全省中学教育的前列,为沂蒙振兴和新中国的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上世纪50年代到“文革”前,临沂一中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开始,和新中国一起发展壮大,使临沂教育走上了振兴图强之路。

  1960年,临沂一中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单位”,钟伯荣代表山东中学界参加了全国文教群英会。上世纪60年代初,著名作家王火被调到临沂支援老区建设,并担任临沂一中副校长。王火虽在“文革”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但始终与全体临沂一中人一道坚守赤诚的教育情怀,在学校发展的寒冬里把“王火精神”注入了校园历史和文化,成为学校一笔不竭的精神财富。

  “文革”期间,虽然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很大冲击,但以王火为代表的临沂一中人始终传承、发扬深厚的历史传统,在党的指引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改革开放后沂蒙教育走向春天积聚了力量。

  她,随着改革开放走向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临沂一中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再一次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吹响了沂蒙教育大发展的号角,走在了时代前列。

  1985年,杨福纯担任校长,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并大力推行实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考察,均给予高度评价。1993 年,学校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

  1999年,以李世良为校长的新领导班子成立。他们在世纪之交抓住学校发展的大机遇,带领全体临沂一中人经过20年的努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学校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发生了巨大变化:

  临沂一中变“大”,从“增容”到“提质”,迎来一个个标志性转折点。2005年,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临沂决定在经济开发区建设临沂一中南校区。2007年8月,南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2013年,临沂决定在北城新区孝河路建设临沂一中北校区。2014年秋,北校区迎来第一批779名学生,成为临沂一中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至此,临沂一中用10年时间实现了一校三区同时办学。

  临沂一中变“美”,万道清泉,浸润着新时代一中学子。1999年以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对校园教学软硬件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让师生尽情享受沂蒙大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红利”。20年,临沂一中校园内互联网从无到有,从有线到无线,从局部无线到无线全覆盖;教学设施从一块黑板、一个板擦、一盒粉笔到胶片投影,到电视加录像机,再到现在覆盖全校的智能多媒体;办公系统从一张桌、一支笔到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教学资源从自书店购买到从“云端”下载;就餐、借阅从用餐票、借书单到使用一卡通……这些不仅是学习、教学、办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为师生们的理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临沂一中变“厚”,党建文化引领百年老校的文化创新。在校长李世良和党委书记鲁统峰的带领下,学校坚持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校,对中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先后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先进基层党校”,被临沂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李世良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和“齐鲁名校长”,并出席了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

  临沂一中变“高”,特长人才培养优势明显。临沂一中构建“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培养模式,全面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学生个性化发展指导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多次荣获“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称号,在各科全国奥赛中,年年摘金夺银,累计有160余人获得省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次。特色体育也是临沂一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多年来,学校男女篮球队代表山东参加全国比赛10余次,一直保持中学生篮球赛省内前三名、全国前六名的成绩,男女篮球队的高三学生全部升入国家重点高校深造,有的学生还成为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主力队员。

  历经百年沧桑,文化传承深厚。代代园丁,潜心执教;莘莘学子,才俊辈出。如今,临沂一中人正踏着新时代的奋进脚步与时俱进,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