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校园+田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为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寿光市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实施通过“校园”把涉农专业学生培育成“准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田园”把社会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的双园制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分类确立培养方向,实施双轨培养。寿光市“校园+田园”双园制培养模式,目的是开好校园农业课程,用好“田间课堂”,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见识、会经营的新型“绿领”农民,彻底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校园”培养对象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为主,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梯队,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人才断层问题。在初中学段开设“三农”教育和农业实践活动课,激发学生对中国农耕文明、农业科学技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初中学生报考中职涉农专业。2013年以来,寿光市职业学校每年招收涉农专业学生200人以上。“田园”培养对象以初中及以上学历务农农民为主,借助镇村教学站,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实施校园课堂与田园课堂“双园结合”,实现了教育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对接”、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跨界融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育“层级衔接”。
二是构建“本土化”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专业师资人才库。采取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吸引区域外优秀教师资源;广泛吸纳区域内各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和生产经营服务实践一线的专家能手,进行师资集群。联合农科院和企业,共建由“农技专家”“田秀才”等组成的“师资库”,精准开展教学、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制定双园联席会议制度、“土专家”驻校制度等,确保在校生或农民“听得懂,学得好,用得上”。先后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3人、“学院派+土专家”15人,聘请农业、科技等部门技术人员以及“能工巧匠”“田秀才”等担任兼职讲师,目前已组建了128人的“师资库”。校内教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基本技能,田园师傅通过解决实际难题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部门技术人员通过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企业农场主通过实体创业案例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全方位满足学生学习从业需求。
三是分梯次量身打造课程,因材精准施教。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指导委员会,通过广泛调研、专题研讨等,制定紧跟时代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按照“学基础”“练技能”“创实体”三个梯次分年级实施精准培养。一年级以专业基础学习和现代农业职业理念学习为主,二年级以专项技能学习和训练为主,三年级尝试创建实体提升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设置上,紧跟“产业链”对接“科技链”,重构农业课程体系,确定职业农民必修课程30%,自选课程70%。把智慧农业科技进行科普化处理,转化为应用型课程,目前共开设40门农业课程,编写19本“寿光特色”农学教材,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课程。结合农情实际,按需授课、按季授课,农学结合,理实一体。理论与实践占课时比例为3:7,授课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实行“三多三少”,即多分散辅导,少集中学习;农闲多上课,农忙少上课;当前实际应用的多讲,反之少讲,实现了培训效益最大化。
四是搭建“产学研创用”平台,推行“自然式田园化”教学。职业学校积极与农业企业或家庭农场合作,校内建立农药残留检测等13个学产研中心,校外搭建三元朱国际农业科技培训基地等5个“国字号”示范基地,建立20个市级学研种植农场,各村共521个教学站均与农业企业或生产、经营大户合作建立了镇村产学研基地。采用“课堂+田园”结合,通过“专业分班,班分组”组织教学,专业技术关键环节、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集中授课,一般性技能在学生自家大棚等场所分散指导。引入“互联网+”,依托手机“种好地”APP,对接寿光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行学生“网上点菜”,教师“在线下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互动交流中提出诉求,也可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学习方式上,组成项目小组,鼓励学生创建学习型“创业致富共同体”。通过企业出题或农民遇到的实际生产问题作为项目任务,借助校内学产研基地,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学习解惑;通过校外种植农场实践,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并利用自家田间大棚体验新本领,互相学习、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校园+田园”的双园制培养模式实施后效果显著,2013年以来,寿光市共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860人,推广农业专利新技术56项,成果输出到全国26个省,20多万农户受益。2018年,《基于“校园+田园”双园制模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