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致”暴露青少年教育真课题
最近,一篇题为《被“假精致”掏空的年轻人》的文章引发无数人共鸣。
这是“假精致”的群体画像: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民众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然而,当下一些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过度追逐所谓“品质生活”掩盖下的预消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一句话,穷讲究、爱作秀,在“假精致”中焦头烂额、在“假优雅”中耽于人设。最终,道理假装记了很多,人生却过得千疮百孔。生活弄得像拍偶像剧一样,处处精致展览却又无人“打赏”,经济破产、情感空洞,徒剩下虚荣的“仪式感”。
年轻人的“假精致”或许并不是个伪命题。不妨看看下面这些数据,有消费调查显示,我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而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大学生借贷”,就有50多万条最新消息,几乎每两三天就有媒体爆出一则大学生深陷借贷“旋涡”导致涉黑、失足的。这些面上的数字,足以叫人感喟良多。
追求精致生活当然无可厚非,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先把小日子过好。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我们通过消费购买物品不只是“当作工具来使用”,亦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因此社交软件上那些目眩神迷的物质生活场景,不仅是商品与服务本身,还代表着“我有消费它的能力”式的炫耀。当然,谁也不会看穿这个大牌包包或者这顿高级午餐攒了多久的钱抑或分期了多少次信用消费。不过,如果精致生活是靠信贷或破产来支撑,这样的“假精致”迟早会成为黑色无底洞,不仅吞噬年轻人的经济信用,更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无穷隐患。
而真正的问题是:年轻人的“假精致”是谁带坏的?一个成年人,当然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但不得不说的是,两种亟待纠偏的潮流,也在这种“假精致”上推波助澜着。
一是信用透支被热捧。多少年前,我们就经常用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买房的故事来忽悠自己人,说你要提前消费、你要借贷消费,弄得量入为出过日子好像是种耻辱。几张信用卡、几家网贷平台,让这代年轻人的日子过得“潇洒惬意”。最后的结果是加速了全社会储蓄率的下降、家庭债务急速上升。
二是消费主义正盛行。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咖啡店引发“全武行”的一个杯子、服装店引发争抢骚乱的一件联名T恤衫,寄寓其间的消费主义,显然早已超越经济学的消费概念,而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思潮。消费主义文化兴起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主义为特征,以消费为目的、为消费而消费,主张追求消费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消遣与享乐主义。这些年来,在商业消费文化的鼓吹与怂恿之下,在新媒体和自媒体无节操的呱噪与推动之下,纸醉金迷的消费主义正在消解经济适用的简朴主义。过度消费主义之下的美国次贷危机、日本“消失的20年”,殷鉴不远,尤须警惕。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句话出现在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中。其实,在勤劳的民族特质之后,中国还有上千年“简朴”的生活逻辑。在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新时代,让“勤”“俭”二字熠熠生辉在年轻人的人生字典里,这或是对抗“假精致”的治标兼治本之计。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邓海建)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