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经济韧性与潜力】粤港澳携手迈向世界一流湾区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走进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枢纽性节点——广州市南沙区,目睹了南沙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飞速进展:粤港跨境货栈、粤澳跨境电商直通车开通,粤港澳游艇“自由行”首航完成;广深港高铁开通,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
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成绩,是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向世界一流湾区迈进的缩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广东举全省之力推动大湾区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曹达华说。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中科院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两大科学装置正式开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扎实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区,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区域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跨境使用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出台,让创新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
粤港澳三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有序推进。以金融市场为例,目前,符合条件的香港永久居民可在香港申请开立内地中国银行个人Ⅱ类、Ⅲ类银行账户;粤澳两地保险业在珠海横琴新区率先试点实现“两地保险、一地购买”。
港澳居民到广东发展更加便利。广东先后推出多项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举措;全省可招收港澳学生高校达50所,港澳资医疗机构达48家;建成20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创业团队达360多个。
“对于广东、香港和澳门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实现三赢的重大历史机遇。过去我们说‘借船出海’,现在我们要联手出海,一起把船做大,才能在全球化中乘风破浪。”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王珺说。
创新引领、开放合作、联动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要突出的重点。下一步,广东将携手港澳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地正联合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高标准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创新载体,形成引领和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轴。积极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构建大湾区协同创新共同体。
曹达华介绍,广东将学习借鉴港澳经验,以广东自贸试验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合作,推动广东优势制造业与港澳专业服务业“组团出海”。
粤港澳三地将共建功能性、区域性、产业性合作发展平台,引导各平台立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进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重点示范合作平台建设,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等特色合作平台建设,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