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正文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中国壮举】人类减贫史上最伟大的篇章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刘江 时间:2019-09-26
导读:【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中国壮举】人类减贫史上最伟大的篇章

  左一: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一家米制品企业的扶贫车间,工人在加工荞麦米粉。 朱海鹏摄(中经视觉)

  左二: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扶贫户在产业扶贫科技园采摘无花果。 张正友摄(中经视觉)

  左三: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西柏坡希望小学的学生开心玩耍。当前,平山县已经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脱贫。 新华社记者 吕 优摄

  右三: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石洞镇皮厦村积极推进精准扶贫、绿色扶贫。龙胜洲摄(中经视觉)

  右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根村朝天椒种植基地,辣椒丰收让农户笑容满面。 年 磊摄(中经视觉)

  右一: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采莲湖,农民在采摘“扶贫莲蓬”。 房德华摄(中经视觉)

 

  壮丽七十年,弹指一挥间。

  短短七十年,减贫七亿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曾由衷赞叹道,“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海伦·克拉克的赞叹,是因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

  中国减贫有多辉煌,中国扶贫就有多艰辛。

  如今曾生活在中国农村80岁左右的老人,儿时几乎都有过挨饿受冻的经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在旧中国再常见不过了。

  新中国成立让亿万人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让全国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了宝贵的土地,根除了导致人民贫困的制度因素。

  1950年到195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亿万人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但当时由于生产低效等原因,直到改革开放前,广大农村群众生活仍然艰难,吃不饱饭的人在全国农村比比皆是。

  按我国当时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人民币属于贫困户的标准,1978年改革开放前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超过2.5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33%。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逐步全面推开。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年至1985年,全国农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了14%,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97%。农业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农村贫困状况大幅度缓解。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迅速下降到1.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14.8%。

  这时,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由制度约束转向区域约束和能力约束,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994年以后先后颁布实施《国家扶贫攻坚计划》和两个为期十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持续推进扶贫开发。到党的十八大前夕,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276元,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年均增长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然而,贫困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扶贫仍有许多“硬骨头”。

  “三西”就是“硬骨头”之一。

  “三西”为何那么穷?不是因为人懒,而是因为自然条件过于恶劣,严重缺水、靠天吃饭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扶贫脱贫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中国扶贫开发从此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

  2014年,全国组织80多万人进村入户开展贫困精准识别。

  经过一年的全面排查,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户2948万个、贫困人口8962万,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之后又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剔除识别不准人口。

  短短几年间,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从中央到地方,五级书记抓扶贫,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全国派出43.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怎么脱贫?办法是坚持“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广大党员干部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在扶贫最前线谱写出一曲曲生命壮歌。截至2018年底,全国有600多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而按现行扶贫标准衡量,截至2018年底,新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1%。

  近年来,我们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通过减少农民、提升农民,不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富裕农民。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过去的6年间,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80%左右的贫困村退出,一半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

  自此,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的重要胜利!

  但也要看到,截至2018年底,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还有未脱贫人口627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4%,贫困发生率达6.4%。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高,文化水平低,很多都是“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难啃“硬骨头”。

  这些“硬骨头”散布在24个省份的1800多个深度贫困乡镇和3万多个深度贫困村中。尤其“三区三州”所在的6省区,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2018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增量全部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其中120亿元增量资金用于“三区三州”,占当年增量资金的60%。2019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200亿元增量全部用于“三区三州”和“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国务院扶贫办也会同“三区三州”6省区连续2年组织召开“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推进实施方案落实。在一系列脱贫攻坚的政策举措之下,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规模大的“三区三州”地区,一定会完成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

  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是人类减贫史和农民增收史的奇迹,是人类反贫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辉煌篇章。

  这也意味着,中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减贫目标。

  伟哉,中国扶贫减贫!

  壮哉,中国脱贫攻坚!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金文)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