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应跳出“门票经济”思维
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两次发文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再次提及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
如今,作为国民经济新兴行业,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但一些地方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创意不够、创新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简单、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继而依赖“门票经济”以取得一时的经济增长。这种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长期利益的行为,可谓是竭泽而渔,将导致旅游业畸形发展。
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时代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融合开放。无论“旅游+”还是“+旅游”,都必须有融合思维,不能依赖于“门票经济”经营模式发展旅游事业。众所周知,杭州西湖尽管不收取门票,却拉动了整个城市的吃、住、行、购、娱等各类消费,延长了消费链条。有数据显示,西湖景区免费10年,杭州游客数量增加了2.1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近4倍。所以,门票和景区绝对不是旅游的全部,而是一个支点。充分利用这个支点,可以撬动诸多行业和领域的消费需求,有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对于景区来说,应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如今,旅游已经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体验旅游,门票经济必须过渡到体验经济,旅游必须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把景区关起来收费,关上的不仅是游客通向景区的脚步,还关闭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门。就此,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摒弃门票依赖,树立全域旅游思维,下大力气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景区要加快创新,结合自身优势拓宽发展思路,延长旅游业产业链,提升景区文化内涵,以旅游参与和体验为核心,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提高游客的落地体验度和满意度,推动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总之,跳出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是传统景区的出路所在。在景区门票价格下行趋势下,景区必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经营方式,特别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服务上实现品质升级。只有承受住转型带来的阵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潘铎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财经]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
- [财经]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快速推进:引进总投资140亿元的项目17个,开工项目7个
- [财经]全国共7万硕士送外卖?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助你告别职场焦虑
- [财经]中国品牌日活动在沪举办,厦门馆开启“大厦之门”
- [财经]泰康人寿荣获《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年度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殊荣
- [财经]360金融课堂:切勿过度追求认知以外的财富
- [财经]贝因美: 直面问题,2020年报业绩向下修正
- [财经]贝因美一季度业绩利润增幅明显,分析指即将迎来估值修复
- [财经]春暖花开新希望,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再启航
- [财经]于都服装产业跨境电商专场推介会获深圳卫视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