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蹲点笔记】广东坪围村脱贫记:守一湖净
广东省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其中一半村民为水库移民。3年来,在河源市及深圳大鹏新区的对口帮扶下,坪围村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无花果、皇帝柑等水果产业,打响了“水果村”的品牌并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整村脱贫。
走进广东河源市埔前镇坪围村,只见粉红的晚霞映衬着一片碧绿的无花果园,尚还青涩的无花果挂着晶莹的雨珠藏在绿叶间,在静静等待着成熟……
这片无花果的主人——村里的61户贫困户也在等待。在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坪围村的宁静将再次被打破。每个人都记忆犹新,去年村里举办首届水果采摘节当天,来自珠三角等地的5000多名游客蜂拥而至。村里分给贫困户的30个摊位,每个摊位一天下来都收入过万元;当天的网上直播更是吸引了70多万人关注,订单如雪片飞来……那可是坪围村从未有过的盛况!
很难想象,在这样一个水库区移民村、革命老区村迅速实现全面脱贫需要怎样的智慧与魄力。而就在短短3年间,坪围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一切变化,是从一群“最能打仗的人”集结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始的。“体验式”种果经济一天天红火,“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新路铺开……村民们欣喜地看到,贫困村的历史在终结,在河源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蓝图上,美好的未来正在开启。
广东河源市坪围村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3年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摄
一个好汉三个帮
提到河源,人们熟知的是它“中国好水”水源地的生态标签。1958年,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370平方公里的新丰江水库开建。万顷良田被淹没、10万人迁离世代居住的家园的代价,成就了今天碧波浩渺、风景如画的万绿湖,更保障了数百万香港居民以及数千万惠州、东莞、深圳等地居民的源头用水安全。
坪围村地处河源“南大门”,虽为鱼米之乡,却并不富裕。847户3332人,有一半是水库移民。数十年来,这里的村民与千千万万河源人一样,秉持着对那一湖净水的守护之心,眼看着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的珠三角以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发展工业而走向富裕,却无怨无悔地坚守着那抹绿色。2016年,经精准识别,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85人,成为广东省定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
李远通,连续五届高票当选的坪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十多年来为给村子拔掉“穷根”操碎了心。2005年上任后,看着乡亲们年复一年地种着水稻、花生、甘蔗“老三样”,看着贫困户今年收到鸡、明年收到猪却依然挣扎在贫困的泥沼,他下定决心:必须给村里搞点像样的产业!他尝试从深圳引进人才开果场种皇帝柑,又尝试引进中医药公司搞中草药基地……可最终发现,示范带动效果并不理想。“山地承包出去了,赚多赚少只有老板知道,村民所得只是一点地租和务工费。”李远通说。
一个好汉三个帮。正在李远通苦恼之际,两个年轻人先后到来。
2016年春天,南粤大地上吹起了三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号角,整个广东尽锐出战,2277名驻村第一书记带着党的重托奔赴一个个山村。“80后”小伙子蓝诗就在其中。从河源市政府大院出发,他一头扎进了坪围村。与此同时,与河源同饮一江水的深圳,在新一轮对口帮扶中所选派的200多名干部也陆续进驻214个贫困村。来自深圳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的刘志坚,成了头戴草帽、脚踩黄泥的驻坪围村工作队队长。
“蓝书记有文化,是高材生;刘队长带来了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资金,这些都是村里急需的。我们三人开始一起谋发展!”李远通说。
定了!就是无花果
精准扶贫靠产业,选啥产业好?
机缘巧合,一位浙江金华的企业负责人正好来村里承包土地种无花果。刘志坚看着长势喜人的无花果,心里一动:在深圳山姆超市,无花果5颗一盒就卖58块钱,价值很高,是不是可以作为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的方向?
三人一合计,决定去浙江金华的无花果基地实地考察。考察情况令他们信心大增。“当地农民都说好,无花果当年种、当年收,树龄达15年,果期长达半年,每天摘果、售果,天天有收益。鲜果滞销了,就卖干果。我们又找到浙江省无花果种植协会会长取经,得知他们的无花果衍生品多达十几种,包括无花果醋、肥皂、蜜饯、茶、酒等,市场前景广阔。大家反复讨论,都觉得这种经济价值高、见效快的产业完全可以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蓝诗说。
2017年3月,坪围村的无花果种植项目落地。这是一个股权全部属于贫困户的种植基地。由村经济联合社牵头,动员61户贫困户共同成立了坪围村大鹏种养专业合作社,利用大鹏新区10个帮扶单位自筹的50万元资金和60万元扶贫开发资金,共投入种植了80亩无花果,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年终进行分红。
怎么种?往哪儿销?谁来管理?这一个个问题,都不是贫困户自己能解决的。在珠三角跑过生意的李远通被推举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揽下了带领61户贫困户脱贫的责任。
李远通投入5万元,承包了这80亩地。他带领合作社与村里的红锋旺果场合作,约定由果场供苗,并统一解决技术和销路。贫困户的参与方式非常灵活,有劳动能力的可在自家地上种植,发展家庭产业,也可到合作社务工;无劳动能力的就把地租给合作社,获得地租和分红。
2017年,无花果顺利挂果,产量3.2万斤,合作社获得了15万元收益;2018年,收益增加到20万元,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无劳动力的人均增收440元。为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合作社还与果场合作进行无花果深加工,制作干果、药材、茶叶、果酱、果酒等多种衍生品。
在坪围村东兴旺农场,工作人员正在往果树上喷洒绿色无公害酵素营养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 杨摄
靠天吃饭?靠“人”吃饭!
无花果成了贫困户的“致富果”,但另一个问题却还是让他们悬心:村集体经济要壮大,光靠卖水果能行吗?
在福源果场大片的枇杷林中,看着满树枇杷果一嘟噜一嘟噜萎烂在枝头,果场老板孔祥文心痛不已。
所幸,果场的主要收入并不在卖果。天气晴好,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正好碰到一家公司的员工在果场里搞活动:自己动手摘蔬果、抓鸡,自己做农家饭,饭后在果园里K歌、喝茶、游戏……“果场开了13年,一开始纯粹搞种植,越走越难。2012年开始转型,现在采摘拓展比卖水果赚得多!”孔祥文说。
福源果场的变迁,李远通都看在眼里。“都说农业靠天吃饭,现在看,还是得靠‘人’吃饭。能吸引人来,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李远通说。
依托河源作为珠三角“后花园”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体验式”种果经济成了坪围村党支部和扶贫工作队确定的目标。为了让水果种植和采摘上规模,他们在原有东兴旺、福源两大果场的基础上,又引进了百家乐果场、周村橘场、红锋旺果场等农业企业。目前,全村水果种植面积近2000亩,枇杷、无花果、火龙果、皇帝柑、砂糖橘……一年四季都有多种水果上市,每年吸引周边地区和珠三角近6万人次前来体验摘果、观光旅游。看着采摘人气渐旺,村民们都纷纷种起了果树。
有了规模,如何打响“水果村”的品牌?蓝诗不遗余力当起了“水果村”的代言人。他参加市里的“第一书记代言”活动,绞尽脑汁在网络、电视上推销坪围水果,更推动村里从营造固定的节庆文化入手,打造一年一度的水果采摘节,提升“水果村”知名度。
2018年10月,坪围村首届水果采摘节、河源市首届农民丰收节相继在坪围启动。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也聚集了大量企业、旅行社、媒体前来体验、推介。
为适应采摘农业发展的需求,如今,村里正在狠下功夫提升水果种植技术。李远通告诉记者,采摘和纯粹卖果对于种植技术的要求不同,一个更看重品质,一个更追求产量。果子长相好、口感好,游客才摘得开心。
“下一步的方向是聚焦农旅结合,把观光农业做强。”李远通说,坪围村正积极引进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企业落户,发展大棚种植,增加黄金百香果、红心番石榴等经济效益更高的农产品,希望能把乡村采摘游带起来。目前,借助深圳大鹏新区对口帮扶指挥部的牵线搭桥,村里正在与深圳市农科集团等企业商洽合作事宜。
要吹糠见米,更需长效机制
“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幸福过!”年近70岁的新丰江水库移民、脱贫户杨光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来坪围村3年,刘志坚目睹了杨光明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我刚来的时候,杨光明刚借一大笔钱做完脑梗开颅手术,那时他眼睛灰暗,毫无光彩。可现在,他眼神中充满光彩,村民都常见他骑着摩托车四处奔忙。”
杨光明的希望从何而来?正来自这位驻村工作队队长带来的长效扶贫增收机制。
刘志坚进村后头一件事便是挨家挨户走访贫困户,很快就对他们的致贫原因了然于心——大部分是像杨光明这样因病、因残丧失了劳动能力,也有些是“打工嫌路远,种养怕辛苦”无心脱贫。刘志坚意识到,要让这两类人都顺利脱贫,既需要能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产业项目,也需要能实现长效增收、激发内生动力的有效机制。
如何建立长效扶贫增收机制?资产收益分红“兜底”是个有效模式。在刘志坚的努力下,深圳大鹏新区安排帮扶资金100万元购买河源源城区农商行股份,每年为村里增加10万元分红收益;大鹏新区还投入帮扶资金400万元,入股由新区与河源源城区共建的龙岭产业转移园,每年收益达8%,也用于扶贫。这样一来,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了一份稳定的收益。
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刘志坚针对肯就业、肯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制定了奖补激励政策。“只要你肯干,都有奖励。”刘志坚说,贫困户种一亩地奖励300元,1000元封顶;养50只鸡就有补贴,同样1000元封顶。同时,龙岭工业园把工作送到了“家门口”,贫困户肯走出去打工,便可获得工资的10%作为补贴。
杨光明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在产业园电子厂做普工;家人养鸡、做工除了本身的收益,这两年还额外获得七八千元的奖补;2017年加入无花果合作社,两年分红达6000元;去年入股产业园,又拿到分红4142元。一家三口的家庭总收入,由2015年不足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万元。
“按照省里2018年的脱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超过7598元,我们村2018年已经达到1.8万元,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刘志坚自豪地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财经]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
- [财经]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快速推进:引进总投资140亿元的项目17个,开工项目7个
- [财经]全国共7万硕士送外卖?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助你告别职场焦虑
- [财经]中国品牌日活动在沪举办,厦门馆开启“大厦之门”
- [财经]泰康人寿荣获《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年度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殊荣
- [财经]360金融课堂:切勿过度追求认知以外的财富
- [财经]贝因美: 直面问题,2020年报业绩向下修正
- [财经]贝因美一季度业绩利润增幅明显,分析指即将迎来估值修复
- [财经]春暖花开新希望,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再启航
- [财经]于都服装产业跨境电商专场推介会获深圳卫视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