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共和国发展成就巡礼】上海:当好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超大城市发展新路。
数据显示,上海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财政总收入;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0.7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8年的0.38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平均每5年提高10亿元/平方公里……
根据党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海正以一系列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措施、高标准的城市治理实践,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新时代的新传奇。
“硬核科技”强化创新策源能力
从经济总量看,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去年达到3.27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逾2万美元。
从产业结构来看,上海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之初为18%,目前稳定在70%左右,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至30.6%。可以说,上海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上海需要以更大的魄力拿出更多硬招实招妙招。在上海张江科学城展厅内,参观者都会被“鹦鹉螺”形状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释放的能量所震撼,其中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能把10个太阳的能量聚集于一根头发丝”,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能还原宇宙大爆炸场景。2016年,科研人员利用“上海光源”解开了埃博拉病毒入侵的密码;对眼下正蓬勃兴起的纳米科学、微加工等前沿技术,上海光源成像站可提供的静态分辨率已达0.8微米。
一个个“硬核”科技,是上海奔向全球科创中心的缩影。2018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上海“基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猕猴”与“创建出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入选,分列前两位。
创新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2018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GDP比例达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1年的13.3件提升至现在的47.5件。
“一网通办”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上午申请,下午领证。才4个小时就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比法定的20个工作日足足节省19天,最近正式营业的上海白玉兰广场购物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审批速度竖起了大拇指。
这得益于上海在全国首创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就是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都“进一网、能通办”。2018年以来,上海通过建立大数据中心,推动公共数据的汇聚、互联和共享,努力让企业和市民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目前,上海的“一网通办”平台已接入1339项政务服务事项,90%的网上办事事项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上海着眼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以“一网通办”为重要标志的“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中,上海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和复制推广力度,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企业注销程序;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稳定社保缴费方式,减轻企业负担。
通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先行先试一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上海在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上,在减少审批事项、环节和时间上取得了新进展。上海上上下下已经形成一个共识:“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扩大开放100条”培育发展优势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上海因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上海市市长应勇对此充满了自信。
今年1月7日,上海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超级工厂在临港产业区正式开工建设。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高兴地说:“从签约到开工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充分感受到令人惊叹的上海速度,这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
去年以来,上海制定实施“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提出5个方面、20项任务、100条扩大开放举措,目前已有93条落地实施。据统计,上海外资企业以约占全市2%的企业数量,贡献了全市20%的就业、27%的GDP、33%的税收、60%的工业总产值和65%的进出口。2018年,上海口岸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占全国的27.9%、全球的3.4%,居世界各城市首位。
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高楼林立之中集聚着先锋领航、富达、贝莱德等众多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我们已经开始讨论,准备把资产管理重心向上海转移。”刚刚获得在境内开展投资建议服务资格的国际知名机构——路博迈投资管理(上海)公司总经理刘颂说。
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集装箱一眼望不到头,桥吊不停地运转,该港已竣工验收的四期工程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最高吞吐量达14451标准箱。
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建设,正与科创中心一起,不断提升着上海的城市能级,使得这座城市站在全球的高度,从容配置国际战略性资源。“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这“四大品牌”也越来越响亮。全球销往中国的商品中,三分之一左右的进口汽车、葡萄酒、乳品,二分之一左右的进口化妆品、医药品、医疗器械,超过60%的进口服装服饰都是从上海进入中国市场。
到2020年,上海将初步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以及世界先进海空枢纽港。这一对标国际的建设过程,将使上海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向全球,真正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质
今年年初,为了垃圾分类这项公认的“最难推广的简单工作”,上海召开了一场特殊的“万人大会”。随即,上海开始了扎实行动——各区县、各部门分解指标任务,社会组织协助居民分类,居民区积极行动,环保达人传授“分类妙招”,一场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打响了。2月22日,作为金桥镇第一批垃圾分类小区,上海浦东金桥阳光国际公寓小区以高科技智能化设备为亮点,探索打造具有高水准的智能化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在上海,城市管理者的“绣花功夫”越来越熟练。1月25日,位于上海淮海中路余庆路口的最后两根路灯电源线被拆除,标志着经历10个月紧张施工后,武康大楼周边区域的“蜘蛛网”彻底消失。这座上海近现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杰作之一,经过各方通力协作,终于拥有了进入21世纪后首张清新的“素颜照”。
武康大楼“素颜”重现,得益于上海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今年上海将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合杆工作。计划还明确了13项重点任务和42个实施项目,覆盖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各个领域、所有人群。
如今的上海,水变清,岸变绿,公共空间变美了,办事越来越方便,百姓的获得感不断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凯 李治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财经]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
- [财经]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快速推进:引进总投资140亿元的项目17个,开工项目7个
- [财经]全国共7万硕士送外卖?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助你告别职场焦虑
- [财经]中国品牌日活动在沪举办,厦门馆开启“大厦之门”
- [财经]泰康人寿荣获《中国银行保险报》2021年度金诺·中国金融产品传播典范殊荣
- [财经]360金融课堂:切勿过度追求认知以外的财富
- [财经]贝因美: 直面问题,2020年报业绩向下修正
- [财经]贝因美一季度业绩利润增幅明显,分析指即将迎来估值修复
- [财经]春暖花开新希望,泰康大健康事业合伙人再启航
- [财经]于都服装产业跨境电商专场推介会获深圳卫视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