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正文

把“调皮”的二氧化碳“捉”起来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单晓冰 时间:2019-07-15
导读:把“调皮”的二氧化碳“捉”起来

  对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相当体量的二氧化碳该如何处理?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答案令人称奇:把这些“调皮”的温室气体“捉”起来。

  这是一个地上产油的神奇之地。相邻煤矿的煤炭升井后,沿着传输皮带进入公司储煤仓。洗选、破碎后进入“心脏”装置——单台重量达2100多吨的加氢反应器。在此,黑色的固体煤块变成无色的液体油品。煤气化车间班长张东阳说:“煤制氢、煤液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来到我们界区之后,我们把它汇集到压缩机厂房。经过3大压缩,变成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此基础上,经过除油、脱硫、变温、吸捕,引入集中塔冷却。低温的二氧化碳再经过一道工序处理,变成液态的二氧化碳。这下子它就‘老实’了,任由我们把它灌装和运输。”

  离厂区10多公里的野外,公司早已掘出深井。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的工程师王永胜告诉记者,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结构呈圈闭、低孔、低渗等特点,是实施二氧化碳封存的理想区域。100米、200米、300米……不断深掘,比煤矿采煤层还要深入,一直掘到1000米、2000米,最后在地下1500米至2500米之间找到咸水层。2010年建成二氧化碳封存井,2011年开始正式“捉”碳。

  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专门在二氧化碳封存井建起展览室,缩微了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流程,留存着不同深度的岩石样本,收集着减少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资料。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过去10多年里,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了1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全流程示范项目。资料显示,该项目是针对低孔隙度、低渗透性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的首次探索,实施了多层分层注入、多层统一注入、分层监测注入等方案,提供了二氧化碳封存注入温度、注入压力等参数,为我国规模化、工业化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建立了模板。

  在二氧化碳封存作业区,两米多高的红色阀门紧紧密封着一口注入井和两口监测井。“我们之所以在捉碳的过程中脱硫,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气体对地下结构的破坏。”公司煤气化中心工艺管理员张源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地表水、地下水没有明显变化,地表的二氧化碳浓度也没有明显变化,地表的植被依然郁郁葱葱。采用示踪技术也未监测到二氧化碳泄漏现象。封存井上面还有煤层,如果继续开采,就有必要再打一口井加强监测。

  “捕捉二氧化碳是利用二氧化碳的前提。”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陈茂山介绍,2011年以来,公司先后把30.26万吨二氧化碳注入地下,进行了永久封存。对于没有封存的部分,公司瞄准食品领域、消防领域需要二氧化碳的商机,先后出售二氧化碳5万多吨,实现收入近千万元。虽然捕捉封存的只是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但增强了我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话语权。“对二氧化碳的捉、封、用,毕竟开了个好头。”(经济日报 记者 陈力)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