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正文

“南海Ⅰ号”发掘文物超18万件 展现中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

来源: 编辑:王莉 时间:2019-08-07
导读:中国国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对外发布中国宋代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等考古成果新进展。

  中国国家文物局6日在北京对外发布中国宋代沉船“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等考古成果新进展。截至目前,“南海Ⅰ号”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发掘出18万余件文物精品,展现了中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南海I号”是一艘南宋初期在海上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被发现。2007年,“南海I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并被安置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之后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系统性的保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船货的清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介绍,沉船发掘的瓷器集中展示了南宋时期中国陶瓷外销的壮观景象,“船上的瓷器主要来源于东南沿海地区,这跟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形势有关系。从唐代以后,大量海外贸易促成的这种形势,特别是宋代以后,在福建浙江大量的出现了以外贸为主的东南窑厂,它主要的销售对象和器型都是以外贸为主,有很多器型很显然是模仿了异域风格的器物。”

  孙键还介绍,“南海Ⅰ号”船上铁器的总重量超过一百三十吨,生动展示了铁制品在当时海洋贸易中的重要性,说明宋代以煤炭化石为燃料的冶金业产量巨大,而且已经广泛用于对外贸易,成为中国输出的主要货物品种。

  考古发掘显示,“南海Ⅰ号”沉船船体保存较为完整,仅艏艉稍有残缺,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古代沉船。从船体结构和船型工艺判断,“南海Ⅰ号”属于中国古代远洋贸易主力船型“福船”,这种船采用了水密隔舱技术,具有安全系数高、抗风浪性好、装货量大、适宜远洋航行等特点。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认为,“南海Ⅰ号”的保护发掘,对于造船史的研究来讲也是极其难得的样本:“一条宋代的船能够保存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海船一般的航行寿命是30年,如果沉没到水下,不是被淤泥掩盖的话,很快就会被侵蚀,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它是一个‘福船’的船型,很多的造船工艺与结构特征都在这条船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专家表示,对沉船船体的发掘工作还将继续进行,并有望在一年内完成,届时或将有更多的考古发现。

  据介绍,“南海Ⅰ号”保护发掘工作,按照发掘、保护、展示三位一体的先进理念,广泛运用多种科技创新手段,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说:“‘南海Ⅰ号’发掘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的历程,我们的整体打捞,与实验室的考古,包括整体的发掘,(都是可以)写入人类水下考古教科书的案例。”

  当天,国家文物局还通报了湖北随州枣树林墓地的考古成果。据介绍,枣树林墓地是一处春秋中、晚期曾国公侯墓地,目前已发掘包括两组曾国国君及夫人合葬墓在内的高等级墓葬54座,出土千余件工艺精美的青铜器、漆木器等随葬品。这些成果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礼乐制度、阶层组织等发展状况,部分青铜器载有铭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曾国历史、曾周关系史和曾楚关系史,以及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1-2021 经济新报网 联系我们:jingjixb@163.com 为商业人士提供客观、独到、深度、权威的最新经济报道和分析。
Top